月满中秋 同心抗疫 重温守沪真情——洱海党支部“共战疫情,环报师恩”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0日 09:07

       初春三月,上海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亿万人的心,各大高校也全面进入疫情防控应急状态。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时时牵动着广大师生的心。值此双节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疫情期间环院洱海党支部师生的守望情深,共同见证环院学子用实际行动践行饮水思源、使命肩扛的赤诚与担当。

1DBA

CDA2

       建在云南大理“科研一线”的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洱海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党支部(以下简称“洱海党支部”)多次开展专题主题党日活动并牵头组织向环境学院捐赠高原农副食品等抗疫物资。洱海党支部书记王欣泽在千里之外的洱海嘱托:“我们要相信政府,坚定跟党走,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紧密配合所在社区的抗疫任务,共同助力我们的城市和国家尽快打赢这场抗疫保卫战!”

1693B

       洱海党支部副书记迟莉娜多次申请返校参与抗疫工作,同时积极响应地方号召,主动加入社区抗疫志愿者队伍,承担了所在楼栋物资保障、抗原试剂盒发放和检测结果上报等工作。她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作为党员和社区居民的一员,参加社区志愿工作义不容辞!这也是我们支部多年来的光荣传统。”

135F1

      “每一位‘大白’都因心中有爱所以无畏无惧。这份爱在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就感受特别强烈,因为脚下的土地,就是我们要守护的家园。上海,加油!”洱海党支部组织委员何小娟坚定地说。

1DE2

963B

【讲述人物简介】:孔海南,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河湖环境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水环境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杂志编委。长期从事湖泊流域污染控制与治理,回国从教二十余载,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用坚守和奉献践行党员的誓言。

227E6

      “上海疫情来得非常突然,3月9日学校宣布封校,要求教师在社区实行14天自我健康管理。由于那时小区还可以进出的,所以家中仅储备了4天的物资。后来小区封闭管理,防疫力度不断升级,解封时间也随之推迟,家中的日常生活开始出现危机,粮食和药物都快用完了。4月初,学生们打电话了解到我的情况,开始张罗给我送补给物资。但那时上海与外地的快递都中断了,物资运不进来。在华东师范大学任职的陈雪初通过合作单位送来了大米、面粉、蛋奶和蔬菜,这批物资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再后来,外地的学生委托广西大学胡湛波通过安泰MBA金融班的同学先后送来了两批物资,温州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郑向勇通过宁波海产公司前前后后送来了6次物资,包括海鲜、蔬菜、饼干、面条以及急缺的药物胰岛素等。苏州和南京的学生也先后送来了很多次物资。基本上3~4天就能收到学生们送来的很大量的一批,这些物资也帮到了同小区的其他5位交大老师。”孔海南教授一边回忆疫情被封控在家的日子,一边娓娓道来师生间的温情与感动。

2817F

      “封闭50多天的时间内,我已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们均通过宁波等外地以及上海市内的各种各样的途径,先后送来12次特别大的礼包,几乎平均每四天一次,不仅买来了药物和亟需的无糖燕麦、无糖苏打饼干,还有大量的宁波海鲜、猪肉、牛奶、大米、面粉、面条、蔬菜等…在这样困难的时期,教书匠们很受感动。”孔海南教授在写给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胡薇薇的信中感慨万分。

B448

【讲述人物简介】:陈雪初,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从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有害藻类水华控制等方向研究;同时也从事生态工程实践,主持鹦鹉洲生态湿地、农林水乡等生态设计项目。

      “对我们这些毕业于交大河湖大家庭的学生而言,孔老师既是学术科研道路的引路人,更是人生道路的指引者。毕业之后,学生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难题经常会请教孔老师,我们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孔老师的指点和支持。如果河湖大家庭是一个圆,孔老师就像是圆心,无形中将身处全国各地的我们连接在了一起。在疫情期间,大家都关心孔老师,想尽办法送去各种物资,这不单单说明师生情深,也体现了河湖人的向心力。学生们凝心聚力,共报师恩,是因为有孔老师的精神一直感召着我们,他的智慧一直照亮着我们,这也是学生们牢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原因。”此时已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陈雪初在被问及关爱照顾恩师孔海南教授时,动情地说道。
      抗疫中一个个的温情故事,彰显出了大疫面前的“红色担当”,展现了守护相望中的师生情深。洱海党支部将继续坚持“扬科研优势、塑育人品牌”,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凝聚、塑造”作用,不断创新思路,科学谋划
,守好育人主阵地,唱响育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