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与展望丨2024年工作亮点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9日 12:34

2024年年度回顾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国家任务、地方发展、区域创新平台和学科发展有机结合,以高原湖泊保护和洱海国家野外站建设为目标,在党政引领、科研项目、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


党建引领   铸就高质量党支部 


研究院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不断强化以洱海党支部为中心线、洱海国家野外站和云南(大理)研究院为场线,以地方发展和民族团结为生命线的“三线联动”的党建工作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


组织支部活动42次

图片
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文明号"称号


图片


支部孔海南同志荣获“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图片
图片


通过教育部验收,正式成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科技赋能   守护守好高原明珠


研究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殷殷嘱托,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保护湖泊水环境、水生态的技术方法,高质效推进洱海国家野外站建设,为湖泊生态保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洱海水污染控制、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方向,开展了大量科学观测、技术咨询、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工作。

图片

采集分析水样

4424

提交重点指标洱海湖区空间分布等值线图

624

图片

共处理洱海湖区富藻水

3499.09万

图片



主持洱海指数编制,初步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和云南省的肯定



获批云南洱海站(湿地)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图片
图片


以洱海水质改善和水生态健康为目标,围绕水、土、气、生四个方向,开展长期观测和专项观测研究工作,为洱海保护工作提供了高质量科学技术支撑。

获取观测数据

3566万余项

图片
图片

对外共享数据量达

29GB

图片

今年4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率队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陪同下,深入云南学习考察,并调研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在洱海保护、精准治理方面的经验做法,王欣泽院长作相关工作汇报。


提升能力   聚力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研究院坚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关键领域,组织谋划重大项目。



开展省州级科技项目18项,其中新增7项,在研11



获批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获批立项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34



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1


开放共享  加强与其他湖泊的合作研究


研究院加强协同创新合作,促进学科交叉研究,扎实推进云南高原湖泊对比研究;同时以学校多学科优势为依托,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论坛、报告会等形式,以“会”“慧”友,推进湖泊保护高层次学术交流合作。

图片
图片


围绕剑湖、拉市海、玉溪“三湖”、邛海等持续开展分析研究

图片
图片


组织召开“洱海保护学术报告会”

图片
图片


协办“2024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推动洱海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平行分论坛”


服务地方   做好校地合作“联系人”


作为省州校共建的综合性科研平台,研究院坚持以地方科技、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需求,在网络信息安全、新材料、高原特色农业等领域积极开展研究合作,做好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工作。

1

推进洱源海菜花产业生态研究中心建设

图片

2

重点实施“基于‘三医’联动的大数据治理关键技术及创新应用”项目

图片

3

建水紫陶抗热震性能研究上取得突破,新配方陶泥材料已用于实际生产

图片

4

开发4项多残留农药和重金属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及4套农产品检测大数据系统

图片

5

支持大理州开展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的“双招双引”工作

2024



筑巢引凤   助力人才汇聚与培养


研究院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省“三个定位”和“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地方科技人才需求,开展人才引育和科普教育工作,助推科技兴滇“落地生花”。

1

图片

联培基地已招收三届40名专业硕士研究生

2

获批立项“云南省首批人才工作示范项目”

图片

3

图片

建立了柔性引才专家库,引进143名专家入库

4

有序推进云南省周培专家工作站高濂专家工作站建设;顺利完成何德全院士工作站验收

图片

5

图片

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行业从业人员等近2000人次

6

累计接待社会各界及大中小学生3800余人次

图片


硕果盈枝   创新求索再谱新篇章


图片

被大理州生态环境局授予“2023年洱海流域加密监测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图片

被洱源县委、县政府授予“洱源县绿色发展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称号

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图片

王欣泽院长被评为“民建云南省委2024年参政议政突出贡献专家”


图片

新春将至,展望未来。研究院将继续秉持“科研立院、人才兴院、管理强院”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加强基础研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也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