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民族团结的 十大纽带——吴华敏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12日 14:29

我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是影响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语言团结纽带、空间团结纽带、社会化团结纽带、传统社群团结纽带、族际人情交换网络纽带、市场纽带、职业纽带、政治团结纽带、文化团结纽带、制度团结纽带,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十大重要纽带,对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语言团结纽带

把个人联结成社会的纽带很多,而且随着社会发展还在不断派生,但达成人类理解的语言是第一团结力量。没有语言就没有团结,就没有社会。一切团结都是协同,人与人之间发生了协同,才发生了实际的团结。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协同都要以共同的意图即“共意”为基础,没有“共意”就没有协同。

共意如何生成?理解是共意的前提,没有理解就没有共意。理解如何发生?沟通才可能产生理解。沟通如何进行?语言达成沟通。这里的语言包括一切达成沟通的符号形式,包括肢体语言,但核心是口语语言和文字,只有语言文字的参与才能达成深度和准确的理解。语言与团结的关系可简述为:有了共同的语言,才能沟通,沟通才能达成理解,理解才能产生共意,共意基础上才能协同,有效协同才是实际的团结。

语言的相通是人与人一切相通的根本起点。语言之法塑造着“心灵之法”和“社会之法”,相似的“心灵之法”是理解和共鸣的基础,相似的“社会之法”是有效协同的基础。语言的分异是社会最深的鸿沟,语言的分离必然造成社会的分离。

通用语言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和标志。通用语言建设,是国家凝聚力建设的基础。20世纪中叶以前,很多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最基本义务”有两项:一项是纳税的义务,另一项是服兵役的义务。后来不少国家在公民最基本的义务中增加了一项,就是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义务,这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普遍理念。

语言既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也是传播力的核心要素。人们进行知识生产和物质生产都必须运用语言。不同的语言涵盖知识的容量及其现代化、先进性程度不同。不同语族之间的交往,语言成本是最大成本之一。语言涵盖的知识现代化程度的差异导致竞争力差异,这种竞争力差异导致发展的差异。实行通用语言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团结统一,而且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发展的均等化。

语言是知识、思想的载体,同样的语言载体可以承载不同的文化。心灵之间要相通才能团结,心灵之间要有桥梁才能相通,语言就是心灵相通的桥梁。互联网时代,实质上是心与心之间,依靠文字瞬间到达的时代,一切的时空局限都会被超越,只有语言文字殊异造成分离的影响会更加深重。所以说,语言团结是第一的、起始的团结。

空间团结纽带

人们之间怎么团结?首先是达成彼此理解和共意,这就必须有共同的语言。同时,人心与人心之间的通讯、理解,不论是视觉、听觉、触觉和行为交互作用都受空间制约。在传统文化中,这种制约是决定性的;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制约仍然是基础性的。人的思想和感情建立在信息获取的基础上,而人脑获得的信息80%是靠视觉系统,这就受视距的制约。人们的口耳信息相通,也受空间制约。

人要频繁接触才能生成共同的文化心理习惯,这需要共同生活于一定的空间区域之内。所以,一个民族的形成受地域因素的影响,一种文化的形成也受地域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相互作用也受着地域因素的极大影响。古代社会多数人的团结半径也就二三十公里,因为一个人一日的行程就是二三十公里;现代人的团结半径已经扩大到古代人的几百倍、上千倍了。

人类在空间上的组合形态,就是团结的空间形态,叫空间团结。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四种空间团结形态。第一种空间团结形态叫原始聚落,大约五六十个人生活在一个流动的小区域内;第二种空间团结形态叫村庄,少则几十个人,多则几千人,也有上万人甚至两三万人的。形成村庄的条件是在区域范围内,人们表面上可能零散居住,但有共同的祭祀祭祖场所,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从原始聚落到村庄,是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的转折,所以,村庄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第三种形态叫城镇。城镇就是有规划的设计居住场所,期间留有公共空间——街道,这就形成了城镇,人数几千、几万不等。城镇和村庄有本质的不同,村庄主要的公共空间是祭祖祭天祭神的祠堂,城镇的街道是24小时使用的公共空间,而且街道意味着公共交换场所等设施的存在。村庄并不意味着分工、交换的团结,而城镇则意味着分工、交换的团结;第四种空间团结形态叫城市,从几万、几十万到几千万人口不等,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城市是在小的空间范围内,人类采取复杂的功能结构形成的大规模聚落生存形态。从城镇到城市,又是一次深刻的变革。

人类团结在空间分布上经历的这些阶段,是研究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不同聚落、不同村庄之间的关系,各自生活,自给自足,相互之间没有根本的依存关系。但这种状况在城市化条件下发生了改变。城市是一种新的结构,城市的本质是分工、协作体系,无法自给自足。

从乡村聚落到城市聚落,是人际关系也是民族关系的一次深刻变革,民族混居杂居成了一种常态。研究市场经济特别是城市化条件下的民族关系,一定要理解乡村时代与城市化时代民族关系的深刻不同。城市彻底消除了民族之间的空间界限,这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深刻的变革,对民族关系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同一城市的同一民族聚居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归属感、认同感,获得心理上的亲近感、安全感。但同一城市中,各个民族聚居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公共服务难以完全均等化,也就是公共服务在空间上难以完全平均地分布。但是另一方面,在同一个城市,如果再搞村庄式的分割,各有各的市场,各有各的学校,各有各的医院,就是在社会生活的同一空间中分离,必然会导致社会心理上的分离,甚至会产生政治上的分离意愿。团结是相互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渐渐积累起来的包容性、相似性和认同性。民族之间积累相互认同的根本途径,就是要面对面地增加有效交往交流交融,尽管这个过程会有一些不适,但它总的趋势是彼此习惯及认同的。这种过程主要靠共同交织的生活来产生,书本、电视等媒介的作用是第二位的、次要的,这也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无法完全替代的。混合居住的实际效果是相互作用、相互吸收、相互适应,而不是单向作用、单向吸收、单向适应。

长期混居、生活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通过文化相互作用,会发生文化均化现象。什么叫文化均化现象呢?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任何作用力都会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永远是相互作用。文化相互作用产生文化均化现象,也是双向影响。新疆的少数民族有些是跨境民族,境外部分与境内部分也有区别,境内部分受到中华文化的整体影响,这就是文化相互作用的效应。

中国56个民族相互作用、相互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文化的优势、活力因此得以激发。文化是工具和方式,它是为人类幸福繁衍发展进步服务的,妨碍发展进步的就扬弃,有利于发展进步的就吸收。文化差异既不是越小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多样交融才好。

现代条件下,是没有因为混合居住而丧失自己文化的例子的。因为文化永远是相互作用的,尤其是在现代文明社会。在自给自足的村庄社会,不同民族各自生活,是低相关关系;在现代城市条件下,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高相关。文化隔离,必然冲突不断,也与文明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当然,城市条件下的不同民族混合居住,不是绝对平均地混合。混合在一起,一点冲突也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混合的总趋势是促进公平、促进文化相互作用和相互理解的。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越来越习惯在一个空间里共同生活。这是全世界城市化过程中民族关系的必然方向。

社会化团结纽带

什么叫社会化?人有两种生命:一种是生物生命,一种是文化生命。人与其它动物不一样,其它动物生下来就靠相对完备的遗传软件运行,人的遗传软件并不完备,多数能力和人格软件是后天获得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就是不同的文化软件,塑造的人会有很大差别。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安装的文化软件必然是民族的,他的每个细节都有民族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软件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只有在文化软件中植入民族团结的人格基因,使民族团结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感觉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团结才是内在的、深刻的、永久的。民族团结只有从不同民族的人一生下来,就相互交往,就耳濡目染,就习以为常,才能使团结成为共同的心灵软件,这样的民族团结才是一种习性,一种心理需求,一种实际能力。

如果在文化生命获得过程中,没有获得这种习性,没有产生这种心理需求,没有形成这种能力,怎么去团结呢?只有塑造出民族团结型的集体人格,这种团结才根深蒂固。塑造团结型的集体人格关键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在社会化过程中,比如在城市化条件下,不同民族的混合居住;二是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学校一起学习、生活。

“人是平等的”这种意识非常重要。如果一个社会在日常交往中习惯性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人们就会承受更多的不平等的心理疼痛,为避免这种心理疼痛,就会不停地斗争、纷争,谋求安全感和优越感——这不是真正的现代文明社会。真正的现代平等意识,是不管肤色如何、职位高低、财富多少等等,大家都能获得相互尊重的人格平等。

任何一种优越感都是一种狭隘的表现,不能以任何理由而对其他人不平等相待,现代社会更要普遍树立这样一种平等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国家意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执政思维、执政方式;另一个体现在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习惯上。在一个国家的现

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强化这种文化基因,以这种文化基因指导不同民族相处,从而不断加深这种团结的心理基础。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在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里要植入一种包容精神。什么是包容?多文化中相互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包容,也就是交融。包容,就是把不同文化包容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里。

社会化团结就是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把平等包容意识植入各民族成员的心灵深处,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观念植入各族人民的心灵深处。这样,我们各民族的性格才是民族团结的性格。

传统社群团结纽带

主要是族际婚姻关系和族际宗教关系。这两种关系是传统社群在现代社会的最大延续,对民族关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宗教与民族团结的关系。当宗教界限和民族界限相同的时候,宗教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就会起到排斥双方的作用,当宗教界限和民族界限交叉的时候,宗教与民族的关系就会起到整合双方的作用。前者是同向分化,同向分化加大排斥;后者是交叉分化,交叉分化有整合作用。还有一个是族际婚姻关系问题。学术上,族际婚姻关系是衡量民族关系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学术研究发现:族际通婚率达到20%以上,族际亲缘交叉率就达到60%以上,这种族际关系被评估为融合关系;族际通婚率达到10%以上,族际亲缘交叉率高达30%以上,这种族际关系被评估为趋向融合关系;族际通婚率达到5%以上,这种族际关系被评估为高稳定的族际关系。还有,族际通婚率每提高0.1个百分点,就说明相应民族之间的好感和认同度提高了一大步;族际通婚率降低0.1个百分点,也说明民族之间的认同感降低了一大步。所以,在文化心理上,族际通婚是与各民族相互之间的关系状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整体民族关系的晴雨表。因此,学术上,衡量族际关系都把族际通婚率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它能反映整个民族之间关系的深层文化心态。

在所有人类关系中,唯婚姻关系是全面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人与人关系的全部五大内容,即:生理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权力关系、文化人格关系。不同民族的男女能够建立家庭,说明相互认同要达到相当的深度才行。尽管族际通婚发生在少数人之间,但折射出的族际民族心理非常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对族际婚姻关系都是两个民族关系的缩影。

族际人情交换网络纽带

现代经济学一致认为社会包含两大交换:一个叫市场交换,一个叫组织交换,但我始终认为还存在第三大交换,即人情交换。

在古代社会,人情交换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村庄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各种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主要不是通过市场买卖,而是通过亲缘、邻里之间的人情交换完成的,如盖房、劳动工具的借用、劳动力的互换、嫁娶活动等。所以,古代农牧社会主要是人情社会。到了现代社会,市场交换和组织交换占主导地位,人情交换比重下降了,但它依然是社会交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人情交换有三大内容,即感情、 志趣和剩余资源的交换。人情交换的功利部分是市场、组织交换以后的剩余,非功利部分是情感需要的相互满足、志趣需要的共同满足,这些内容都反映了人性最本质的相互需要。

观察民族关系,可以观察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之间婚丧嫁娶的相互参与率,可以观察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因为共同志趣和情感追求而开展的非正式共同活动的情况。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参与、工作之余相互娱乐以及相互帮助的程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族际关系状况晴雨表。

市场纽带

市场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纽带,当然也是民族关系的基本纽带。首先,市场经济是协作经济,市场经济会逐渐增加民族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其次,市场经济又是竞争经济,市场的活力在于竞争,这使得民族关系有了很强的竞争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各种机会都通过市场调节来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民族内部、各个民族之间都有竞争,政府如何来调节、平衡这种竞争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此外,我们目前的民族关系既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民族关系,也不是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关系,而是一种转型期的民族关系。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各民族之间的市场依存度大大加深。因此,从根本上讲市场经济是促进民族关系整合的渐进而深远的力量。

职业纽带

不同民族的社会成员一同工作,这是不同民族构成统一社会的基本纽带。现代社会是岗位社会,现代社会的财富和资源是由岗位支配的。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自己的资产不一定是由自己管理,而是社会岗位在支配资源配置。岗位利益是核心利益之一。

不同民族之间的职业关系对民族关系有关键性的影响。实际上,社会稳定就是人的稳定,长治久安就是人的长安,二者基本可以划等号。安人主要有四项指标:一是安其业,有稳定的工作;二是安其居,有房产;三是安其家,有一个家;四是安其心,有公平感。以上四个方面安了,人就安定了。由此,稳定社会、促进长治久安的基础之一,就是促进人民普遍安其业——民族团结必定要体现在“同工”上。

政治团结纽带

政治团结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通过政党整合,一是通过政府组织整合。选择什么样的政党制度,要看什么样的政党制度能实现国家团结、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有些国家把政党政治搞成了分裂政治、内斗政治,成为动乱的合法形式,这样的国家注定永无安宁之日。中国在转型期能把国家民族团结好,共产党领导的这种核心制度起了决定性作用。不论你是哪个民族,只要你是共产党员,都在统一的共产党组织之中,这是一股团结的力量。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政府结构问题。一般是三种思路:一种是自由主义选举。在一体化的公民精神比较深厚、同质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可以顺利运行,但在多数国家,竞争往往成了族群无原则、无止境的争斗。还有一种可以叫政治平均主义,以前南斯拉夫共和国为例,一个部里六个部长,一正五副,代表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代表轮流担任部长。这种政治平均主义使得部长们首先想到的是为自己的民族服务,无法形成国家整体意识,也没有实现内在心灵的团结。第三种是我们国家的这种政治结构,多民族有共同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组成多民族共同参与的统一政府,这非常适合我国国情。

文化团结纽带

理解文化团结的关键,是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性及人与人之间人格上相处的舒适性与排异性。个人结成社会的奥秘之一在于人与人之间具有神奇的理解性。人与人之间理解性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类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演化生成了非常发达的镜像神经元。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性同时建立在镜像神经元这种遗传天性和价值感受体系后天养成的双重基础上,人脑中用于价值评判的标准不是先天的遗传,而是后天的文化输入。人脑镜像神经元只有装上价值密码后,才能进行价值认知和情绪理解。

人类的相互理解是多重的:有认知、理性层面的相互理解,就是人与人之间将认知编码、传输、接收、解码,从而达到明白对方意图的目的,即共识能力。还有情感层面的相互理解,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正确传递情绪体验的能力,即共情能力。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对同样的事物可能具有相同的价值偏向和态度,也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偏向和态度。所以,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相似性越高,相互共识、共情能力就越强;文化相似性越低,相互共识、共情能力相对较弱。

人类团结源于相互需要和理解,根据需要和团结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团结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联合式团结,就是联合起来创造利益,它的基础是联合创造利益的共同需要和理解性基础上形成共同的意图。同一种文化模式当中的这种联合相对容易实现,不同文化模式之间在有联合利益的基础上,需要跨越认知、情感和利益分配三重理解性障碍才能实现团结;第二种是交换式团结,就是相互交换利益,典型的是市场交换,这种团结的基础是利益的交换需要和理解性基础上达成交换比例共识。这种团结受文化因素影响相对少些,因此容易实现;第三种是心理互足式团结,就是共识、共情的满足,主要是通过交往实现认同感、归属感、亲切感、联结感、价值感的满足,这种满足建立在共识、共趣、共情基础上。一般而言,同一民族内部的心理团结高于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理团结,文化相似性高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理团结高于文化相似性低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理团结。

多元不交融的文化容易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实际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吸引,就是相互容易产生心理满足的人们亲近、依赖和粘连。文化排斥,就是由于误解、人格优越性竞争、机会竞争等原因导致在心理上产生不关注、回避、躲避、否定甚至讨厌、排斥、斗争,直至战争。个人之间可能会因个性不同导致性格冲突,不同文化模式之间可能会因集体性格不同导致文化冲突,但绝非必然。当人们处于一种文化心理上的盲目、盲动状态时,文化差异产生感受上的不舒适,就会导致无意识、潜意识的排斥效应,但是当人们进入文化自觉、文化理性、文化明智状态的时候,文化差异产生的不适感会得到超越,文化欣赏和文化学习会更多地发生——差异不是不可跨越的鸿沟。

“和则生物,同则不继”。虽说文化多元不交融可能会产生文化冲突,但文化单一、文化同质性高,也会产生文化偏执,越单一的文化越是僵滞的文化。宇宙间的一切进化,人类的一切进步,都离不开多样性和统一性。一个事物包容的因子越多并且因子之间关联程度越高,这个事物的进化速度也就越快。同样,一个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和多样性之间的联结性、交融性、统一性程度越高,也就是多元文化“和合”程度越高,这个社会的文化活力、和谐程度才会越高。

多元交融型文化即是民族团结文化,多元交融型人格即是民族团结型人格。研究表明,不同民族之间经常看见、听见,彼此的安全感、习惯性、适应性的总趋势是上升。不同民族交往的理解性障碍及交往的不适感都是可以克服和超越的,只要持之以恒地促进平等、包容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同民族之间的人格亲和、人格团结就会不断生长,壮大。

现代社会的最大特征是“公共生活空间”越来越大,需要强大的公共精神支撑。现代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公共社会”。没有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公共精神,现代社会将会立刻垮塌。所以,“公共精神”的强大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公共精神”的统合是现代良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支撑。

理解当代民族之间的文化关系,还必须看到互联网时代“再部落化”对民族文化关系的深刻影响。古代“部落化”依靠空间间隔而形成,当代的“再部落化”依靠信息化,从而找到与自己观点或某种特性相同的人而形成。前者依靠地理空间聚集,后者可以就任何诉求依靠网络空间聚集。这种“再部落化”,对不同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产生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民族已经经历了“部落化”、“非部落化”、“再部落化”的过程,从传统民族社会过渡到高度分化又重新组合成比较成熟的公民社会。对这些国家来说,“再部落化”不构成对国家内部民族团结的威胁。对于没有从传统的“部落化”时代进入“非部落化”时代,而直接进入“再部落化”时代的国家来说,“再部落化”不是建立在高度分化、重新组合的公民社会基础上,而是对传统民族性的加倍放大,这很可能对国家内部民族团结构成新的威胁。

制度团结纽带

这个纽带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公民主义制度,按照公民平等精神,不制定民族政策。实际上它也在考虑不同族群的利益,但它的政策全部是以公民名义,讲公民待遇,不制定区别化政策;第二种是集体平等制度。它实现公民个人平等相对容易,但实现集体平等则比较困难;第三种是集体平等与个人平等相结合的制度,既考虑公民个人的平等,同时也考虑集体平等、区域平等,以公民个人平等为基础,以区域平等为补充,把公民平等贯穿于区域平等之中,再以区域平等促进公民平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个体在基本权利和义务、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方面实现逐步趋于平等。这既考虑现实,又合乎现代公民国家建设的要求。

以上十个方面,是一个国家内部民族关系的基本构成,也是民族团结的基本结构,更是我们研究民族问题、完善民族政策的重要参考和指南。只有充分发挥民族团结纽带的整合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更好的民族团结。
(作者系中共新疆哈密地委委员、地委宣传部部长)